在比利时的最后一个晚上,站在安特卫普中央广场的我,面朝大教堂与雕像,一边赞叹着建筑与气氛的惊艳,一边又仿佛闻到了南京小笼包的味道。
▲与Loana结对子
关于这次的回访,要追溯到7月份,我接待欧盟同学的时候。还是要感谢杨学兰老师给我这个机会,让我在课上帮忙翻译,做关于雨中文化的演讲,并在最后闭幕典礼上发言,这些工作让我认识了来华团里特别赞的小伙伴儿,特别是住在我家的Ioana(友阿娜)。她是罗马尼亚人,但是因为爸爸在驻欧盟使馆工作,所以一家人随后也在布鲁塞尔定居。
▲在Rainiee家中包饺子
在南京的时候,我带着Ioana寻访了南京古迹的静谧,也与她一起感受了都市的繁华。到现在,我都深深记得,在玄武湖边,她对我说过,她觉得南京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,在这里,古典与现代结合得相得益彰。回到家,我们教她包饺子,为她准备各种花样丰富的中国家常菜,她的乖巧懂礼也深得人心,我们也几乎无话不说。但她离开南京后,我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,以至于头几天从外面回到家,我都不能适应身边少了个同伴。她跟我说,没关系,11月份我们还会见面,到时候你也会住在我家。
▲“2016欧中青年大使文化之旅”闭营仪式上发言
时间过得飞快,11月份就这样到了。我带着一箱冬装和礼物,12个小时后,我身在巴黎。与新加坡的炙热感与英国湿润松软的味道不同,巴黎是扑面而来的香水味。下了飞机,我们一行26人把行李往巴士里一丢,就开始在寒风中游览。
▲法国凯旋门前欧盟回访团合影留念
欧洲天亮得迟,破晓中的凯旋门散发着与白天不一样的味道,神秘却优雅,伫立在车水马龙之中,像在等待着什么人。天亮了,在对面香榭丽舍大街朝霞的映射下,她又像新生的勇士,与埃菲尔铁塔齐头并进,为巴黎带来新一天的生气。在塞纳河上,乘着Bateaux
Parisien,环绕整个巴黎,经过圣母院,凡尔赛宫我们更真切的体会到哥特,古典,洛可可与折衷主义在巴黎的交相辉映。马卡龙,鹅肝酱,牛排,三文鱼和鸭腿是我们的第一顿晚餐,也完美地开启了这次旅程。
已经快到圣诞节了,布鲁日,一个每日在马蹄,钟与船桨声中醒来的小镇,回到了15世纪的黄金时代。修道院,教堂还有市政厅也熠熠生辉。可惜的是,我们不能在这个小城久留,必须要穿过法比边境,赶往阿姆斯特丹。阿姆斯特丹是水坝的意思,以运河闻名,水坝广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对于我来说,阿姆斯特丹孕育的不仅是梵高的后印象,更多的是伦勃朗与维米尔的荷兰写实。当然,在荷兰最不能错过的除了艺术,还有风车与Gouda
Cheese,这两点,风车村都有很好的体现。
▲交流回访团在欧盟第四国际学校合影
4天的旅行结束后,这次回访的重头戏也要开始了。一大早,我们从滑铁卢到了布鲁塞尔的欧盟学校之一EEB4。我见到了Ioana还有虽然之前不是我接待,但与我交谈甚欢的Maya,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。其实,我们这一行人随着住家被分到了四所学校EEB1、EEB2、EEB3和EEB4,我刚好在EEB4。
▲欧盟第四国际学校课堂
下午,Ioana就带我去上课了。我想我们能交流很好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都喜欢理科,她除了英语与罗马尼亚语外,其他课是生物、物理、化学与数学,所以我很适应这里的课程,也觉得很熟悉,我也参与了生物课的实验(酶的分解)。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地理课。中国的地理课通常很少涉及到人文,而我在EEB4的第一节地理课话题是Development。讲述了世界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过程,每个阶段的评判标准与影响因素等等,这个真的让我大开眼界。EEB4科学学科的小组合作也很精彩,拍视频、演示文稿、演讲......让我想到高二时我的小组与我们的成果,不禁莞尔,原来我的高中三年也有过这么西式的经历啊。
▲ Loana一家
来聊聊住家生活吧。住妈Christine周到温柔,每天早上的三明治与甜品将会是我特别美好的回忆之一;住爸Stefan幽默风趣,喜欢新鲜事务;而Ioana正是这两点兼备。其实,我很庆幸Ioana不是在school
days来我们家,因为我们家平时每天早上的节奏太快,犹如打仗。我们家离学校蛮远的,7点到校的话,5:30就要起床,马不停蹄的洗漱,急急忙忙吃早饭,害怕堵车。然而,在布鲁塞尔的我,每天早上如置身天堂。不慌不忙的吃早饭,还能有时间与住爸住妈聊聊天,再坐地铁去学校,途中还能遇到Ioana的朋友,一起去学校。
从与住家聊天中,我发现罗马尼亚的生活其实和中国很像,连思想和教育都差不多,最能体现的是司机。欧洲的司机(除了法国)开车不急不慢,行人先行,而中国与罗马尼亚都是司机是老大。我们也讨论了教育方法的利弊还有一些文化禁忌,十分有趣。
我最感谢他们的不光光是照顾我的饮食起居,送我礼物,更多的还是最后一个晚上,我们驱车来到了安特卫普。众所周知,这个小镇是与奥地利齐名的钻石之乡。然而不单单是钻石,这个小镇承载了最地道的欧洲风景与文化,城堡、钟楼、雕塑、与教堂,小镇的人们把这个小镇布置得如画般美丽。每一家商店都是一家小博物馆、小画廊、甚至是一家小古董店。还有一正面毫不刻意的涂鸦墙。最后的道别晚餐,是在镇上最正宗的尼泊尔餐厅,在餐厅,我们与来自尼泊尔Sofia攀谈。Sofia的母亲很早就来到了比利时,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来与母亲生活。她介绍了各种尼泊尔菜式,也让我们大开眼界。开头说到,我想小笼包,倒不是因为在这里吃的不好;相反的,吃的每一顿都很家常,也让我想到我家的美食了。
▲Rainiee与欧盟第四国际学校校长合影
这趟欧洲之旅,我不仅认识了新的欧洲朋友,我想,对于两位带队老师和同学们,我也有了新的认识。刚好,我喜欢新朋友,更喜欢重新认识老朋友。现在,我才真正认识到这一整个文化交流的意义,不禁欣喜若狂,同队的朋友们,你们也一样对吧!